ZJY 减速机(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,常用于起重、运输、冶金等重载工况)的齿轮磨损严重或点蚀是常见故障,直接影响传动效率和设备寿命。
需结合外观检查、运行参数监测及专业检测手段,精准定位故障类型和原因:
1. 外观与拆检诊断
齿轮磨损判断:
拆检减速机后,观察齿面状态:
齿面出现均匀或局部齿厚变薄、齿顶 / 齿根圆角磨损,甚至齿面有划痕、沟痕(多因异物进入);
严重时可能出现齿形畸变(如齿向偏磨),或局部齿面金属剥落(伴随重载冲击)。
可通过卡尺测量齿厚(与新齿轮对比,磨损量超过原齿厚的 10% 即为严重)。
齿轮点蚀判断:
齿面出现针状或痘状小凹坑(初期点蚀),或凹坑扩大形成连片剥落区域(扩展性点蚀),多分布在齿面节线附近(接触应力最大区域)。
若点蚀面积超过齿面的 30%,或单个凹坑深度超过 0.3mm,即为严重点蚀。
2. 运行状态监测
异响识别:
正常运行时齿轮传动噪音平稳(≤85dB);若出现高频 “沙沙声”(磨损特征)或周期性 “咯噔声”(点蚀导致的齿面不平整),且随负载增大噪音加剧,可能是齿轮失效。
振动监测:
用振动分析仪检测输出轴端振动加速度(正常≤1.5mm/s²),若出现1 倍或 2 倍齿轮啮合频率的振动峰值(通过齿轮转速和齿数计算啮合频率:f = 转速 × 齿数 / 60),且振幅超过标准值 2 倍以上,可判定齿轮磨损或点蚀。
油液分析:
取润滑油样本进行检测:
铁谱分析:若发现大量片状(磨损)或粒状(点蚀)铁屑(颗粒尺寸>50μm),说明齿轮损伤严重;
油液污染度:NAS 等级超过 8 级(含大量固体颗粒),可能加剧磨损;
油膜强度:通过四球试验机检测,若 PB 值(最大无卡咬负荷)低于 800N,说明润滑失效可能导致点蚀。
3. 根源排查
磨损常见原因:润滑不足(油量少、油质劣化)、异物侵入(如粉尘、金属屑)、长期超载(超过额定扭矩 120%)、安装偏差(轴平行度误差>0.1mm/m 导致偏载)。
点蚀常见原因:接触应力超标(短期冲击载荷、齿轮精度低导致局部应力集中)、润滑不良(油膜破裂,金属直接接触)、材料或热处理缺陷(齿面硬度不足 HRC58-62,或硬化层深度<0.8mm)。
